三地聯動 四城同傳
2025年11月03日08:49    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
222
點擊播報本文,約
								
								
							
![]()  | 
11月2日,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火炬傳遞在香港、澳門、廣州、深圳4個城市同步舉行,這是全運會歷史上首次跨境火炬傳遞,也是全運會火炬首次在香港和澳門傳遞。
上午9時許,火炬傳遞啟動儀式在廣東省深圳市蓮花山公園舉行。中國科學院院士、南方科技大學校長薛其坤手持火炬,跑出首棒。從深圳蓮花山公園到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,從廣州鎮海樓到海心沙,從香港特區政府總部到啟德體育園,從澳門特區政府總部到大三巴牌坊,來自各行各業的200名火炬手,高擎火炬“綻放”,穿過三地四城地標,把嶺南文化、山海風情和城市風韻串聯成一幅流動的畫卷。
在香港,渡海傳遞極具特色。火炬被護送至天星小輪,在維多利亞港完成了一次充滿儀式感的渡海。甲板上,第二十三棒火炬手、2004年雅典奧運會乒乓球男雙銀牌得主李靜穩穩托持火炬,岸邊群眾加油歡呼。
在澳門,首棒火炬手、杭州亞運會女子長拳冠軍李祎激動萬分:“全運會首次由粵港澳三地聯合舉辦,祝所有運動員取得好成績,歡迎大家來感受魅力大灣區。”
在廣州,火炬傳遞沿途的文藝活動頗有看點。有廣州街坊熟悉的粵曲、粵劇演繹,也有年輕人喜歡的滑板、街舞表演,展現出嶺南文化的豐富圖景。
在深圳,人形機器人“夸父”作為“0號”火炬手參與了傳遞。“夸父”手持火炬,以擬人化的奔跑姿態完成百米傳遞任務。
火炬傳遞結束后,四城火種於當日下午匯聚廣州,在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舉行融火儀式(見圖,新華社記者 鄧華攝),為11月9日晚的開幕式主火炬點燃做准備。
十五運會火炬的“源火”採集自南海1500多米深的海底,通過太陽能引燃可燃冰的方式獲取。此次火炬傳遞科技感滿滿,智能機器人、無人駕駛汽車、低空飛行器等亮相傳遞活動,凸顯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產業優勢,展示科技與體育的深度融合。
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,從南海深處的源火之光到三地聯動的同心之火,火炬傳遞不僅承載著對“更快、更高、更強——更團結”的不懈追求,更是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生動展現,彰顯著粵港澳攜手同行、共筑未來的光榮與夢想。
(綜合本報記者王堯、富子梅、賀林平、程遠州、王雲娜、陳然報道)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11月03日 11 版)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