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共產黨新聞網>>綜合報道
分享

浙江海洋大學教授水柏年深耕教學科研一線——

水老師的藍色夢想

本報記者 閆伊喬

2025年09月15日08:11    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
點擊播報本文,約

  水柏年為學生講授海洋動物分類方法。
  沈家迪攝

  “水老師,大學4年該如何規劃?”每到新學期,總會有學生問浙江海洋大學教授水柏年。

  “要先適應大學的學習環境,選好努力的方向。”面對新生的困惑,水柏年從不敷衍,而是翻開抽屜裡連續記錄17年的《資環專業大學生涯討論》,分享經驗,引導學生規劃好大學生活。

  “真誠地幫助每一名學生”,是水柏年始終堅守的信條。

  剛工作時,為了方便輔導學生,水柏年長期住在校園裡,學生遇到困難,他都努力幫助解決﹔收入不算高,但默默資助多名學生完成學業,對有經濟困難的學生慷慨解囊﹔有學生受不了舟山冬天的天氣,他就為學生送去棉衣御寒……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。

  接任2011級資環班班主任時,班裡不少同學“挂科”,1人面臨退學、2人可能留級。面對這樣的情況,水柏年為這些學生一一建立“成長檔案”,耐心陪伴、真誠引導。

  在他的鼓勵下,2011級資環班全班順利畢業,還有不少學生選擇繼續深造。畢業多年,學生劉曉依然記著水柏年的叮囑:“先做人,后做事。”

  是教育工作者,也是科研工作者。如何用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務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?

  “把學生論文和我的教學項目更好地結合在一起,更貼近實際。”水柏年如是回答。

  他帶頭創新教學方法,把《魚類學》《水生生物學》等課堂搬到海洋經濟生產一線,探索“生物標本+PPT+翻轉課堂+視頻+野外實踐”的教學模式,承擔國家一流專業建設任務……連續幾年,水柏年所帶專業學生的深造及就業情況位居學校前列。

  在他的教學中,不僅飽含著對學生的溫情與關心,更體現著知行合一的價值觀念。

  浙江蒼南縣沿浦灣曾因生態惡化導致紫菜瀕臨絕收。水柏年帶著學生扎根海灘,從蒼南一路向北直至舟山引種紅樹林,攻克紅樹林高緯度區種植技術。團隊通過生態修復解決了紫菜養殖“爛菜病”問題,科技指導造林4800余畝,助力漁民畝均收入從不足千元提高到1.3萬元。

  看到項目入選2023年自然資源部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十大典型案例時,學生們激動地說:“是水老師讓我們明白,課本上的知識真的能幫助漁民增收。”

  年過花甲的水柏年仍然堅守在三尺講台,同時將生態治理新技術應用到“海洋農場”,帶領著一屆一屆的學生,努力追逐維護海洋生態平衡和海岸生態安全的藍色夢想。

  

  記者手記

  向下扎根  向上生長

  “恩師王成海的精神和事跡一直激勵著我。”水柏年說,王成海老師鼓勵他走上講台,但在一次科考時為救遇險同事而遭遇不幸,這成為水柏年永遠的痛。

  從教35年來,水柏年不忘恩師的教誨,關愛和守護著學生們。一本邊角磨損的泛黃筆記本,記錄的不僅是學生成長之路的點點滴滴,更是一顆始終為學生的赤誠之心。

  教師要向下扎根,也要向上生長。向下,是傾聽、是幫助,是深夜的一通電話、是一次次的談心與記錄﹔向上,是托舉學生們的夢想、是帶他們出海採樣、是把課堂搬到海邊灘涂。他讓知識不再是課本上的文字,而是幫助漁民實實在在地增收,是灘涂復綠的盎然生機。

  教育是“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,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”。水柏年的學生們也成了學校的教學科研骨干,帶領自己的學生繼續追逐藍色夢想。水柏年指導種下的紅樹林,不僅在海岸線上延展成生態的屏障,更在學生的心裡播撒了科研創新的種子。

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9月15日 06 版)

(責編:彭靜、任一林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分享到: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