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共產黨新聞網>>綜合報道
分享

廣西軍區某部軍官謝亮——

不放棄任何一次挑戰自我的機會(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風採)

本報記者 ?李龍伊

2025年07月28日08:17    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
  謝亮在進行標圖作業。
  曹學兵攝

  深夜,警報聲劃破南海某港口的寧靜,一場實戰背景下的軍地聯合演練拉開帷幕。

  “軍港遭‘敵’損毀!”數艘返港補給的艦船緊急調轉航向,駛向備用碼頭。數公裡外的軍地聯合指揮所裡,廣西軍區某部軍官謝亮緊盯態勢大屏,精准調控兵力,處置“敵”襲擾行動。看著滿油滿彈的艦船再次起航,謝亮舒了一口氣。

  從軍二十五載,謝亮聚焦國防動員主責主業,忠誠履行職能使命,潛心研戰謀戰務戰,多次參加重大任務,苦練打贏本領,形成支撐練兵備戰系列成果,相關成果獲全軍性獎項1項、戰區級獎項4項。

  從國防科技大學畢業后,謝亮被分配到了廣西軍區某邊防連。這是一支經歷戰火洗禮的英雄部隊。一次戰斗中,連隊官兵堅守陣地,打退敵人從加強營到團級規模的16次進攻,力保核心陣地不失,戰后被授予“堅守英雄連”榮譽稱號。

  榮譽室裡,面對滿牆的証書錦旗、長長的烈士名錄,謝亮堅定了在這裡建功立業的信念。他訓練沖在前、工作干在前,主動報名參加上級組織的基礎課目比武競賽。3個月后,在戰友的掌聲中,謝亮作為代表將競賽獎牌挂上榮譽牆。“那一刻,我感到自己真正融入這個光榮的戰斗集體。”謝亮說。

  “作為邊防一線的軍官,不能只是綜合評定優秀,必須項項優秀,這樣守國門才有底氣。”新一輪國防和軍隊改革中,面對煥然一新的國防動員訓練體系、課目表上密密麻麻的新增內容,謝亮一刻也不敢耽擱,“必須盡快學習掌握!”

  白天處理完業務,謝亮堅持擠出兩個小時,研讀國防動員政策文件,重要條款用記號筆標注,寫下思考與批注。

  為了對轄區國防動員工作有更立體的認知,謝亮深入一線調研,走訪重點企業、新興行業,詳細記錄交通、物資、人力資源等信息,建起了一座數據庫。

  邊海防軍事設施保護,事關邊境安寧。面對科技之變、戰爭之變、對手之變,對現有戰備訓練設施進行信息化改造升級,成為單位的重點規劃項目。

  任務落到了謝亮負責的業務部門。“改造升級,必須搶抓機遇、務期必成。”他深知,加強信息化建設是推動轉型發展的基礎工程,做好相關工作,既是職責所系,更是打贏所需。

  “跨界”難度可想而知。謝亮從不放棄任何一次挑戰自我的機會。受領任務后,謝亮邊學邊干,和戰友鉚足了勁。從精心擬制升級改造可行性報告,到打通連接各類設備的“經脈”……謝亮和戰友用3個月突破了多項技術難題,一年后實現流程再造、機制創新,兩年內完成全面升級,為提升軍區系統援戰保戰能力奠定堅實基礎。

  2021年12月,謝亮調任沿海一線某部工作,開啟了向海圖強的奮斗之旅。“如何讓民兵隊伍在新時代取得新成績、煥發新風採?”謝亮在思考。

  為了在海上建設一支精干高效的新型民兵支援保障力量,謝亮提議籌建一支新域新質女民兵隊伍。

  經過崗位需求與能力指標匹配,謝亮廣泛動員吸收了直升機飛行員、快艇駕駛員、網絡工程師、救生員、潛水員等一大批人才加入民兵隊伍﹔同時,籌措新設備,一支新型民兵保障隊伍羽翼漸豐。

  整組后,女民兵連在第一次實兵演習中就嶄露頭角。一場突如其來的雷暴讓海面驟起驚濤,一艘漁船在距海岸線10海裡處遭遇狂風,急需救援。女民兵連收到情況通報,迅速出動快艇、無人機、直升機,展開立體式救援。

  一次演習中,通聯信號突然中斷,關鍵信息傳輸戛然而止。演訓場上的突發狀況,讓此次特情處置被判定失敗。面對失敗,謝亮沒有灰心:“隻有真練實備,不斷發現問題、解決問題,才能制勝未來戰場。”

  事后溯源,謝亮通過排查發現,通信裝備的老舊造成了這次失敗。信息網絡是作戰指揮的“神經系統”,絕不能成為影響指揮貫通的阻礙,必須做到完全可靠。

  謝亮開始鑽研相關技術,積極請教相關領域的技術專家。兩個月后,他撰寫了30多頁的裝備升級方案和技術標准方案,並提交上級單位。方案中,高通量傳輸、國產自主可控、高可靠性的裝備被一一列出。

  很快,這些裝備被批准入列,任務平台態勢感知能力和信息通聯技術實現質的躍升。“為了打贏,一刻也不能停止沖鋒!”謝亮表示。

  (肖先雲、曹學兵參與採寫)

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7月28日 06 版)

(責編:彭靜、任一林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分享到: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