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共產黨新聞網>>綜合報道
分享

醫療援藏幫助西藏洛隆群眾享受更多優質醫療服務

大手術縣裡做??疑難病遠程看(輝煌60載 魅力新西藏)

本報記者??鮮??敢??呂九海??安博文

2025年07月27日08:19    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
  “成功救回來了!”7月14日下午5時許,剛抵達西藏昌都洛隆縣不到24小時的福建泉州援藏醫生張聰林,還在與高原反應作抗爭,就進行了一場急診救治:一名被砸傷的當地患者傷勢危重,進入休克前期。經過緊張的搶救,患者轉危為安。

  過去,受自然條件等限制,洛隆縣救治創傷重症病例的能力有限。許多危重症病例往往剛送到洛隆縣人民醫院,就要迅速轉院到昌都,甚至更遠的四川成都。

  “現在,不隻小病不出縣,大手術也能在縣裡做。”洛隆縣人民醫院副院長澤珍是全院資歷最深的醫生,見証了當地醫療服務能力的巨大變化。

  關節疼痛、運動障礙……這些是大骨節病的特征。多年來,這種地方病困擾著洛隆縣很多群眾。

  “手腳麻木還非常疼痛,太影響生活了。”患病近10年的扎嘎,選擇7月1日在當地接受手術。為他手術的是援藏醫生詹志強和他的“本地徒弟”多吉次仁。

  “得益於黨的好政策,我的治療費用由醫保和專項資金覆蓋,一分錢都不用掏。”扎嘎說。通常情況下,患者術后14天確認無感染情況即可出院,僅需每日前往鄉鎮醫院換藥,定期評估傷口恢復情況。

  像扎嘎一樣,越來越多患者選擇“我就留在本地治”。洛隆縣人民醫院3年多來725例大骨節病手術的成功,讓患者對當地醫療水平更加信任。今年,洛隆縣人民醫院大骨節病救治中心正式挂牌成立,從檢查到手術再到預后康復,患者不必出縣便可進行全程治療。

  今年7月,在結束福建省“組團式”醫療援藏任務后,擔任洛隆縣人民醫院院長的高藝鵬選擇繼續干,“不論是出於醫療隊伍的梯隊建設還是各項技術落地見效的需要,我都不能走。”

  內鏡下黏膜剝離術、心梗溶栓術……援藏醫療專家將一項項成熟的醫療技術帶到了洛隆,並和當地醫療骨干結成幫扶對象,讓洛隆人民從“病有可醫”邁向“病有良醫”。

  相處中,援藏專家常聽當地醫生說:“老師,你們在的時候,我們遇到什麼病人都不怕。你們不在時,我們就沒了底氣。”

  如何讓當地醫生更有底氣、真正鍛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?今年6月底,詹志強主動將主刀的機會“讓”給多吉次仁,並當起助手。這不僅是對本地醫療人才的“終極測驗”,更是為他們構建信心。“剛開始主刀的時候,兩個多小時的手術,每分每秒都提心吊膽,經過不斷實踐,我的操作更加嫻熟了。”多吉次仁說。

  跟隨高藝鵬,記者參觀了洛隆縣人民醫院的治療室、換藥室、病區以及各個科室,治療台、藥品櫃、器械架按功能定位整齊擺放,物品存放區、操作區等明確劃定標准化地標線,“治療操作動線更科學,交叉感染風險降低了,配藥、治療效率提升了,更能保障患者治療安全。”外科護士長楊陽說。

  2024年12月,洛隆縣人民醫院啟動精細化管理工作,打造整潔有序、高效安全的醫療工作環境,推動醫院管理水平與服務質量再上新台階,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。

  據了解,2020年12月洛隆縣人民醫院新院區投用以來,引入高清腹腔鏡、麻醉機、超聲刀等先進診療設備,逐步具備了應對多種疑難雜症的能力。骨科康復科一體化中心等“拳頭”科室深受當地群眾信賴。在洛隆縣人民醫院,有12位援藏醫生坐診,還可通過與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、泉州市第一醫院、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等建立的遠程醫療會診機制,幫助疑難重症患者不出洛隆就能享受到更多專業醫療服務。

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7月27日 04 版)

(責編:王先進、王珂園)
相關專題
· 專題報道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分享到: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