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瑋
2019年08月01日10:32 來源:人民政協報
60多年來,他刻意塵封功績,連兒女也不知情。他堅守的是入黨誓言,“從入黨那一天起,我就把自己交給了黨,堅決按照入黨宣誓去做”﹔他堅守的是自己的信念,“如果整天想著自己的事,想著享受,那我不是一個共產黨員了。”
一提起犧牲的戰友,老人聲音顫抖,淚水溢滿了眼眶:“我的戰功,和那些犧牲的、並肩作戰的老戰友們的貢獻相比,差得很遠。他們才是英雄,他們才是功臣!我現在人還在,生活等各方面都比他們享受得多,我有啥好顯擺的?還有什麼資格張揚呢?”
“我要為窮苦人
去打仗!”
張富清出生在陝西漢中洋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。他很小就飽嘗艱辛:父親早逝,大哥夭折,母親拉扯著兄弟姊妹4個孩子艱難度日。為了減輕家中負擔,張富清十五六歲就當了長工。
1945年,家裡唯一的壯勞力二哥被國民黨抓走當壯丁,張富清用自己換回二哥。因為羸弱,他被關在鄉聯保處近兩年,飽受欺凌,后被迫加入國民黨軍隊當雜役——做飯、喂馬、洗衣、打掃等,稍有不慎就會遭到皮帶抽打,目睹了種種劣行。
1948年3月,瓦子街戰役中,西北野戰軍把國民黨部隊“包了餃子”,張富清隨著四散的人群遇到了人民解放軍。“我早已受夠了國民黨的黑暗統治,我在老家時就聽地下工作者講,共產黨領導的是窮苦老百姓的軍隊。”被